閑談:互聯網電視大家都愛體育
本周,智能電視界好不熱鬧。先是周一微鯨發(fā)布新款電視,緊接著就是小米發(fā)布兩款電視。
智能電視這東西,觀察角度很多,硬件、價格、合作視頻網站等等都大有講頭,但就我看來,本周這兩家智能電視最大的看頭是兩個字:足球!
是的,這兩家不約而同的提到了足球的話題。微鯨是最直白的,直接將具有“銳麗得”技術新款55寸旗艦稱為“看球神器”;而小米電視因為點太多,所以只是很含蓄的在談及帳號合作體系與愛奇藝聯手的同時,才以“個別垂直領域內容可能單獨收費”的形式提及類似英超這樣的節(jié)目需要單獨付費——因為版權費昂貴且按人計算。
無論發(fā)布者是直白還是含蓄,如果你聯系幾天前另一家智能電視重磅參與者樂視的同門樂視體育B輪融資70億元估值205億元的消息一起看,不妨有一個大的趨勢預測:智能電視從份額到盈利的勝負手,可能取決于足球在內的體育內容,而不是眼下大熱的電影電視劇。
為什么體育內容比文藝更有價值
智能電視這東西不過幾年歷史,但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認同一個基本判斷:當年傳統(tǒng)電視那樣單純靠賣電視本身來作為盈利主要模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軟硬并行才是王道。
道理其實很簡單,一方面互聯網思維影響下,硬件利潤被大大壓縮,而電視的更迭周期又慢于手機,一個用戶可能要三五年才能通過換電視貢獻利潤;另一方面,內容按年或者按單個內容付費的模式是一個持續(xù)消費過程,每年都可產生利潤,而且如果能誘惑用戶點播,利潤還能攀升。
正是基于這個理由,目前類似小米、微鯨、樂視等互聯網電視,都是硬件+軟件(視頻網站帳號)的模式——樂視用的是自家樂視網,微鯨聯手騰訊視頻,而小米此次則是宣布聯手有股權的愛奇藝——當然其中最猛的是樂視,采取的是樂視會員購買年限越長,電視折扣越大的模式,至于是理解成樂視網會員半賣半送還是樂視電視虧本賣,就取決于你的視角。
不過,僅僅依賴這些以電影、電視劇、綜藝為核心的視頻網站作為內容唯一抓手,是有隱患的。
其一,文娛內容花無百日紅。即使是好萊塢電影巨頭們,也很難把握市場口風做常勝將軍,反而是稍有不慎拍虧了一部電影就陷入破產危機。無論是依靠買電影電視版權還是自制劇的做法,都很難保證在內容領域相對競爭對手的長期優(yōu)勢?纯慈ツ昙屣瀭b、夏洛特煩惱等新銳槍挑泰囧港囧就可看出這里面維持領先優(yōu)勢的難度。而且即使你有獨播劇,也架不住別家自制同類的搶流量。從今年電影電視劇產業(yè)的發(fā)展來看,隱隱已經有產能告訴發(fā)展進而過剩的引誘了。
其二,文娛內容監(jiān)管尺度存在不確定性因素。從今年年初網絡劇頻頻下架,審核標準對標電視的大趨勢來看,視頻網站自制內容的“監(jiān)管空白紅利”正在消散;而此次小米發(fā)布會上特別提及的愛奇藝小米聯合獨播劇《太陽后裔》,雖然對收費用戶促進巨大,但是長遠看,進口連續(xù)劇隨時可能受到前置長時間審核的政策障礙,此前美劇已遭遇此類問題。
與之相比,體育類內容就完全不存在這類隱患。
以產能而言,全球靠譜的體育賽事就這么一些,不似電影電視劇只要有錢就能開拍,這就導致體育賽事的差異化競爭會更明顯,更能成為真正的獨家優(yōu)勢。
以忠誠度而言,足球迷無論是對中超英超之類,往往是幾年甚至十幾年如一日的熱愛,遠比對電影電視劇甚至綜藝來得長情,其他的體育項目也是如此。別忘了,歐洲足球在中國還有足球彩票這樣一個參與感超強讓人欲罷不能的吸引觀賽利器。事實上體育比賽實時性的特色,也正是吸引粉絲的重要條件,當你買了足球彩票期望中500萬的時候,你怎么會不看直播,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輸贏。所以在3月23日的博鰲論壇體育產業(yè)分論壇上,華人文化產業(yè)投資基金董事長黎瑞剛特別強調了時效性的價值,他指出“體育的特點是直播特性,體育賽事過后回放價值就會降低,這種直播方式的體育內容一定,頭部版權的體育內容是重大的突破口或者是率先突破口。”
而從監(jiān)管來看,由于體育項目不涉及意識形態(tài),鮮有類似近期文娛內容收緊的趨勢,這也是重要的安定因素。
當然,最關鍵的就在于:體育類節(jié)目的主要消費者是男性,而從整個互聯網付費生態(tài)來看,女性更側重的是網購,而無論是網游、網紅主播,主要付費者都是男性。這意味著在付費視頻內容上,男性的潛在付費意愿和能力會更強。在3月23日的博鰲論壇體育產業(yè)分論壇上,騰訊負責體育的副總裁陳菊紅就證實了這一點:“體育用戶的收費的價格不敏感,相比其他品類。跟其他相比沒有那么敏感,而且他會反復來,續(xù)費比較容易,收費這個事情將來有前景,值得探索”。
想想一下吧,男球迷除了掏錢點播英超之外,還愿意給解說英超的美女主播打賞付費,這該是多具想象力的畫面。
比拼傳統(tǒng)電視商,體育是個好護城河
是的,相比文娛類內容,體育內容對智能電視行業(yè)會是更重要的內容殺手锏——尤其你把視野放在傳統(tǒng)電視企業(yè)和新銳互聯網電視企業(yè)的PK時,體育內容對后者才是護城河。
是從電視到互聯網,還是從互聯網到電視,這無疑是兩類企業(yè)的兩條選擇。從電視到互聯網的,自然是長虹、創(chuàng)維這些老牌家電廠商,雖然互聯網是新丁,但電視造了那么多年,工藝、技術以及線下渠道是有的。至于電視的互聯網部分,七家互聯網電視的牌照方以及類似騰訊視頻這樣合作方的幫助,也使他們在文娛內容上相比樂視、微鯨、小米這些互聯網電視新銳,未必有質的差別。對于那些沒那么發(fā)燒的用戶,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傳統(tǒng)電視廠商也許反而有渠道的優(yōu)勢。
但是,體育內容卻可以成為未來改變格局對比的一個核心因素——依靠資本的降維攻擊。
體育內容是個燒錢而且非常燒錢的玩意兒,這點從歷年奧運等賽事的全球轉播權就可見一斑。
燒錢,對于那些融資輕易的互聯網玩家,反而成了最好的護城河。〖毧礃芬、微鯨、小米這三家,樂視和微鯨在體育產業(yè)上都有龐大成體系的布局。
樂視的體育布局,許多人都耳熟能詳,樂視體育作為單獨實體,估值都到了205億元。從體育版權搜刮角度,樂視體育也是動作頻頻,2016-18年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2016-17賽季開始三個賽季香港地區(qū)英超轉播權、2017-2020年亞足聯旗下所有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全媒體版權,先后收歸囊下。
至于微鯨,表面上看并無體育布局,那只是因為企業(yè)架構。微鯨的背后,站著的是讓許多人仰望的傳媒巨子黎瑞剛和他的華人文化基金。順著這條線,你機會發(fā)現大量體育賽事的版權。去年最大的投資,當屬華人文化旗下體奧動力花費80億元成為2016-2020年中超電視公共信號制作及版權合作伙伴;此外包括4億美元入股英國曼城、拿下足球中國之隊未來4年的媒體版權、入股中國大學生校園足球聯賽獨家運營方優(yōu)勢傳媒——對了,千萬別忘了黎瑞剛本人在去年還正式成為中國足協執(zhí)委。這些資源,作為親兒子的微鯨電視顯然會具有版權使用上的優(yōu)先使用權。
這些版權資源,可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玩意兒,對于傳統(tǒng)電視企業(yè),若是拿不到相關轉播資格,那自然是要在體育迷心目中丟分;若是硬買,就要遭遇樂視體育和微鯨背后華人文化在價格上的宰割,無論如何都不好處理。
當然,傳統(tǒng)電視廠商,自然也可以嘗試自購版權,把命脈握在手中——但問題就是體育賽事版權如此昂貴,手握10億美元的小米也許下得了手(似乎小米暫時選擇了聯手PPTV),那些本身資金就不夠富裕難以有錢任性的傳統(tǒng)廠商可就未必了。當然,暫時合縱連橫還是一條道路,畢竟英超版權在新英體育手中,NBA在騰訊手中,這兩家暫時本身還沒直接涉足互聯網電視領域。但長遠來看,版權之爭只會愈演愈烈,手中沒有長期的獨家優(yōu)勢,互聯網電視就會少了最核心的競爭力。
因為一場體育賽事而選擇某品牌電視機,眼下看來或許還難以想像,但這其實是類似香港這樣發(fā)達市場收費有線電視已經證實的經驗,甚至在香港有“得英超者得天下”的說法。那么同樣的規(guī)律是否會在中國大陸的電視市場重演?如果我們相信人性相信體育的魅力,那么對此應當有多憧憬。
也正因此,一臺不能看球的電視,絕對不是好的智能電視。
本文由奇億網站建設原創(chuàng),原文地址:http://www.studstu.com/news/1416.html,轉摘請保留版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