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淘寶商家入駐京東、1號店后的傷痛之旅
最近在廣州淘寶商家群了解到,入駐淘寶商城的商家,基本也入駐了京東,甚至一號店。但是他們在群里討論中,發(fā)現他們并沒有獲得很好的效果。京東在上半年招兵買馬,現在基本已經人強馬壯,但是同行業(yè)的競爭是空前激烈。有一個賣箱包的群友說,上半年京東的銷量除開參加報名活動外,自然流量的也能帶來很多銷量。但是下半年后,活動很難參加外,基本的流量也少了很多,成交率也漸漸的減少。我們分析其中原因,搜索同類產品,發(fā)現京東的排名跟淘寶商城有幾分相似了。好評和銷量也決定他們的排名,如果越來越多的商家為了打造爆款,而還是開始刷銷量,刷人氣等等手段來提升寶貝的排名。
京東有回到了淘寶商城的軌道,還是一樣的模式,商家還是一樣的命運。唯一不同的就是京東商城還能見到負責的“小二”,還能跟“小二”私聊。這就是很多商家覺得京東還更加平易近人。但是有小二在身邊,但是京東的管理模式還是比淘寶商城更加勝一籌,小二只是商家的中間人,最后評選商品是否能參加活動,還有一個終審,小二只是負責類似招商的作用。但是在淘寶商城就不一樣,終審可以直接接觸商家,小二有話語權。這個就讓京東在活動排單上面更多的充當讓商家有機會參與報名的作用而已,讓商家不會再奢望小二走后門。
所以活動參加不上,銷量也跟不上,入駐京東商城后,發(fā)現沒有想象中的美好。隨著年末的到來,消費高峰即將到來,商家們開始擾破頭皮來想方設法來弄高銷量。
其次就是入駐一號店后的商家跟京東商城比較,更加遙遠,入駐了半年的一個皮包商家,現在的銷售額統計才10萬元。他們在群里大呼不好做,甚至想退出,畢竟結款又慢,全部需要提供發(fā)票的商品,讓商家很傷痛。
三大平臺的入駐還沒來得及管理統籌,又發(fā)現蘇寧易購來勢洶洶,很多商家也開始討論入駐蘇寧易購剛剛收購的紅孩兒,但是還不知道蘇寧怎么整合這塊的業(yè)務,事情還沒那么快。但是最后勸商家的是,電子商務平臺跟小孩的臉一樣,天天變,而且還得不到多大的好處。這就是目前中小商家的傷痛。